|
全球联动北京站徒步回顾——惜每一滴水,创每一个梦Part 1 “我们的徒步路线是清华大学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完美结合” 2024年5月25日,一个下雨的周六的下午,我们跟随着探微书院的同学一起徒步在清华的校园中。 沿着我们徒步的路线,可以欣赏到美丽的校园风光和悠久的历史文化。走在校园里,我们被那些古老的建筑所吸引,它们不仅是石头和砖块的堆砌,更是文化的沉淀和历史的结晶。这些建筑见证了清华的成长和变迁,也见证了无数杰出的人才培养。 而校园中的绿化让我们印象深刻,那些古树的存在不仅为清华大学增添了许多历史韵味,也为校园环境增添了独特的魅力。它们中的一些成为了校园中的地标,如那棵被称为“鬼树”的杨树,以及位于图书馆东南角的千年银杏树。下雨天的古树在雨中更显得更加的生动和立体。 雨水没有浇灭徒步者们的热情,在这样的环境中徒步,反而让大家感受到了与自然的紧密联系。高大的古木加上繁茂的花草,给人一种宁静和舒适的感觉,尤其是在雨后,空气会更加清新,这让整个校园都充满了生机,这也让我们深刻体会到了自然的力量和美好。 Part 2 分享交流会 徒步之外,与清华大学学生零碳未来协会的分享交流会也让我们受益匪浅。在交流会上,来自不同背景和专业的同学分享了他们对环保的理解和实践经验:有的人通过参与志愿者活动来提高环保意识;有的人通过科技创新来提高可持续发展;有的人亲自去到了COP 28峰会,见证国家与国家之间是如何在气候议题上达成共识。这也引发了我们关于如何寻找在国际社会中不同国家之间对于气候问题的平衡点的思考。 在讨论环节,我们深入讨论了气候变化对全球的影响,以及作为大学生应该如何应对。大家都认为教育是改变人们行为和观点的关键,也希望通过GCIC这个组织的知识和影响力来推动社会向更加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雨水滋养着大地,激起了我们对“水对于生命的重要性”这个话题的思考,随着交流的深入,我们逐步探讨气候变化对水循环的影响。 “随着全球变暖,极端天气如暴雨和干旱变得越来越频繁,这不仅仅影响到了自然生态系统,也对人类的生活和农业生产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气候变化对水循环的影响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它关系到地球上的每一个国家和地区。” 因此,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意识到这个问题的重要性,并采取行动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保护水、资水资源,应对气候变化的挑战。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确保地球上的水资源得到合理的利用和保护,为人类和其他生物都提供可持续的生命支持。 “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为减少气候变化做出努力。无论是通过绿色出行减少碳排放,或是徒步,还是将自己的专业领域所学的知识与气候结合起来,每个人都可以为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做出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