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资讯 >>近期活动 >> 她们在气候危机中负重前行:被忽视的女性与农村社区
详细内容

她们在气候危机中负重前行:被忽视的女性与农村社区

斯里兰卡驻联合国大使Mohan Pieris指出:“气候变化对女性与农村社区的冲击远超想象——她们承受着资源匮乏、社会角色固化与灾害应对能力不足的三重压力”。据统计,全球80%的气候难民为女性,而农村社区因基础设施薄弱,灾后恢复能力仅为城市的1/3。


01 无声的挣扎:当气候灾害“瞄准”弱势群体

在农村地区,女性通常承担着家庭照料、农业生产等多重角色。气候灾害如洪水、干旱、台风等,不仅直接破坏她们的生计基础,还加剧了她们在灾后恢复中的困难。由于传统性别角色的限制,女性在灾后重建过程中往往被边缘化,缺乏决策权和资源支持。


(1)资源争夺中的身体代价

在干旱的非洲草原,女性每天需步行10公里取水;在印度农村,因森林退化,女性捡拾柴火的时间增加3倍,身体疲劳与健康风险激增。气候变化正将女性的生存劳动转化为慢性健康损耗。


(2)农业崩坏下的经济枷锁

当黄河流域暴雨摧毁农田,陕西茶农刘娟失去生计;在津巴布韦,70%农村女性依赖男性控制的土地收入,气候导致的作物减产直接将其推向贫困深渊。数据显示,到2050年气候变化或使1.58亿女性陷入贫困。


image.png


 (3)灾难现场的生死鸿沟

在孟加拉洪水中,女性因文化禁忌拒绝与陌生男性共处避难所而溺亡;在埃及红海,旅游业开发摧毁传统渔村,留守女性既要对抗海平面上升,又要承受性剥削。


image.png


02 气候政策中的性别盲区

(1)代表权结构性缺失

全球气候谈判中女性代表占比不足35%,农村女性代表近乎缺席。中国农村女性参与基础设施规划的比例仅7.3%,环境部门决策层中女性比例普遍低于其他领域。这种“男性主导的绿色官僚体系”导致政策设计忽视女性特殊需求,如孟加拉洪灾预警系统仅覆盖19%女性。

 

(2)隐形劳动黑洞

现有气候影响评估中,女性日均3.7小时的“气候护理劳动”(取水、灾后重建等)统计缺失率达89%。中国农村调研显示,76%受访者(含女性自身)不认为女性属于脆弱群体,与事实形成认知悖论。

 

03 她们的力量:从受害者到变革者

在气候危机中,千千万万个女性以颠覆性姿态崛起。她们打破“脆弱性即被动性”的思维定式,将生存困境转化为变革动能。尼日利亚气候活动家Ibrahim Shamsuddin在10岁时目睹洪水摧毁家园,成年后创立气候信息平台,通过无人机监测系统向200个农村社区提供灾害预警,使洪灾伤亡率下降65%。他将个人创伤转化为"知识即武器"的行动哲学。秘鲁安第斯山区妇女将千年马铃薯轮种体系与卫星气象数据结合,开发出抗冻抗旱种子库,使作物损失率从70%降至18%。该技术被纳入IPCC第六次评估报告,打破“原住民知识非科学”的认知偏见。印度农村女性运用芒果树皮过滤洪涝污水,这项传统技艺经微生物学家改造后,成为低成本净水装置,已覆盖12万人口。


04 结语

气候危机中最脆弱的群体,往往蕴藏着最坚韧的变革基因。她们的实践揭示了一条觉醒定律:唯有将受害者的身体经验转化为知识生产的源头活水,让草根智慧获得制度性权力,才能真正实现“nothing about us without us”的气候正义。

 

联系我们:

社交媒体:



邮箱:info@gcic-sdgs.org

联系电话:0086 13511064588(李老师)

                  001 3322177393(Bobby)


地址

美国办公室:纽约州纽约市东57街32号(邮编10022)

扫一扫关注我们

正文文字3

微信二维码

seo seo